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2:14    次浏览
提起四川你的脑海会浮现出什么?火锅、美女、熊猫?…… 火锅,作为四川最出名的“美食担当”,是四川人最痴迷的食物,然而,当你在大快朵颐之时,是否考虑到了舌尖上的安全?近日,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《火锅底料》、《酸菜类调料》、《半固态复合调味料》等3项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。与以往相关标准不同的是,这次发布的标准具有强制性,从2017年1月15日起强制执行,届时,四川省内所有相关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并达标,否则将受到处罚。 3项四川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火锅底料适用于以食用动物油脂和(或)食用植物油、食用盐、香辛料、辣椒、豆瓣酱中的部分或全部为主要原料,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、食品添加剂,经过预处理、配料、炒制或熬制加工、包装(或分体包装)而成的火锅底料。酸菜类调料适用于以腌渍蔬菜为主要原料,辅以食用植物油、其他辅料、食品添加剂,经预处理、配制、加工,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的,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的酸菜类调料。半固态复合调味料适用于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品为主要原料,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辅料、食品添加剂,经过预处理、配制、加工、分料包装或混合包装而成,配备或不配备粉料包的半固态复合调味料。火锅底料地方标准公布增加酸价和过氧化值标准据了解,此次公布的标准为食品安全产品标准,对火锅底料标准的感官要求、理化指标、微生物限量、农药残留限量、兽药残留限量、食品添加剂等项目做了相关规定。7月21日,此次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,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四川省调味品协会专家组成员李幼筠介绍,此次公布的标准与2006年《火锅底料技术要求》相比最大的区别,是增加了有关火锅底料的酸价和过氧化值的理化指标。标准规定火锅底料的酸价≤4.0mg/g,过氧化值≤0.25g/100g,黄曲霉毒素B1≤5.0μg/kg,“标准完善了四川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,有利于公众健康。”此外,一份合格的火锅底料,使用的辣椒、豆瓣酱、油脂等原料均有标准,而且,感官要求达到无异味、无异嗅、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等。 三项标准同时发布明年1月15日起强制执行据了解,此前2006年《火锅底料技术要求》是一种推荐性标准,对于企业来说,是否执行全数自愿,但此次发布的标准具有强制性,从2017年1月15日开始,四川省内所有的相关企业都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执行并达标,一旦有企业不达标,将会受到相应处罚。除了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火锅底料》,同时发布的还有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酸菜类调料》、《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半固态复合调味料》2项新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,同样也是2017年1月15日开始实施。有了标准全城火锅会一个味吗?四川火锅底料出地方标准了,消息一出,四川的吃货们都坐不住了,大家除了关心饮食卫生,标准执行后是否会影响火锅的味道,也是很多认重点关注的问题。网友“like慢生活”说:不会搞的全城火锅一个味道吧?对此疑问,此次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,中国调味品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、四川省调味品协会专家组成员李幼筠给出了答案:完全不用担心。“此次公布的标准只是针对调味料生产企业,并不针对餐饮企业。”李幼筠说,每个企业添加的风味、原辅料都有区别,只要是符合安全标准都可以自主选择增加,所以,即使有火锅底料的标准,每家火锅店的风味还是存在差异,口感上自然也各有千秋。没有“老油”的火锅会没“灵魂”吗?用网友“骑行者Alex”的话来说,“老油是火锅的灵魂,没有了灵魂的火锅就如行尸走肉。”足以见得“老油”在四川吃货心中的地位。那么,当火锅底料有了标准之后,是不是意味着以后四川火锅的味道将大打折扣?“‘老油’是民间的说法,在调味料生产企业中并没有这个概念。”李幼筠解释说,一般食品加工企业都不提倡使用长时间熬制的油,因为高温下食用油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,“对人体有安全性风险。”而且,真正的“老油”是所有的配料用小火慢慢的提炼出来的火锅红油,并不是人们通常说的“老油”——潲水油。华西都市报记者 周家夷 实习生 易贝羽 张琰编辑|Happy